安全信息

@学生朋友们,警惕暑期“网络兼职诈骗”!
2023年07月03日   审核人:   (点击:)

2023年暑假如期而至

不少学生会选择一份兼职工作

既能增加收入也能积累社会经验

然而,这也给骗子们创造了机会

今天为大家梳理一下

暑期兼职一些骗局套路

提醒大家找兼职工作时

一定要擦亮双眼

提高自我保护意识

全国

公安部:

这几种兼职工作可千万不能做,

全都涉嫌违法犯罪!

6月28日

公安部刑事侦查局

发布了5种常见兼职诈骗套路

如下

1、帮助诈骗分子取现的工作不能做

 不少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,会雇佣人员帮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,有些兼职工作是帮其买贵金属等,并许诺高额报酬,其实这些工作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“工具人”。

2、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的工作不能做

 出租、出借、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,或是充当线下“卡头”“卡贩”,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,殊不知,就是因为这些被卖出的大量“实名不实人”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,被诈骗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,使不少人因骗致贫,同时自己也会因此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。

3、搭建GOIP、VOIP的工作不能做

 诈骗分子大多藏身境外,他们会以“高薪招聘”为诱饵,诱使求职者在国内租房搭建虚拟拨号设备实现远程操控手机卡,给国内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、群发诈骗短信来实施诈骗。通过这些虚拟拨号设备将境外电话转化为境内本地电话,增大了迷惑性,导致受害人更容易被骗。

4、冒充客服电话引流的工作不能做

 有些诈骗团伙会招募“话务员”,要求入职者按照设定好的话术,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,自称是各类平台的“客服”,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。这种工作就是诈骗引流行为。

5、线下推广引流的工作不能做

 线下推广引流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,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或是用拉人建群、发送虚假广告来免费领取小礼品。而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诈骗分子进行的推式引流,为诈骗分子下一步实施诈骗做准备。

警方提醒

以上这五种兼职工作

看似门槛低来钱快

其实都是在帮助诈骗分子实施诈骗

请千万不要尝试!

天津:小伙儿找兼职 落入返现陷阱被骗5000多元

 日前,天津公安静海分局团泊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小于报警,称其下载一款APP后被骗走5000多元,民警迅速展开调查。

小于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,找工作的同时想干一些副业,赚点零花钱,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。这份自力更生的心是好的,但初入社会的小于却因此吃了大亏。

 报警当日,小于在手机上找寻各种兼职,其间发现了一款“兼职不出户,手机做任务”的APP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小于下载了这款App,并在客服的引导下做起“垫资购物返现”的小任务。平台承诺,每单仅需自行垫付金额500元,返现奖励30元。

 急于赚取第一桶金的小于信以为真,在完成了4单任务后才发现根本无法提现,而客服还以操作错误、需要支付解冻金为由,继续诱骗小于转账3022元,并在此次转账完成后将小于的账户注销。钱没赚到,自己还搭进去5000多元,小于这才发现自己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。

 6月4日,民警前往上海市将涉案人员郭某某抓获。经讯问,郭某某对其利用手机App冒充客服,进而诱导被害人转账骗取钱财的事实供认不讳。目前,郭

 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
广东惠州:打10个电话就能赚100元?惠州一男学生涉嫌犯“帮信罪”!

 日前,家住惠州大亚湾区的张同学,从某APP上了解到一则信息:“兼职日结,日入千元,有手机就能做”。

一心想实现“月入百万”的张同学与发布信息的客服发私信,了解具体的兼职流程和结算方式,对方介绍,只需要使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拨打指定的电话,10个电话就可以给付100元报酬。张同学心想:这很简单啊,电话费肯定不会超过20元,这打几个电话可以赚到钱,于是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对方的兼职邀请。

 张同学按照客服的引导,准备了两部手机。一部手机拨打客服指定的手机号码,另外一部手机添加客服的QQ并开启语音通话,两部手机放在一起,这样就实现了客服通过QQ语音的方式与拨打的指定手机号码通电话。

 张同学在对方打完十几个电话之后,也确实收到了对方支付宝转账的100元报酬,但是在第二天,张同学就接到了大亚湾区公安局的来电,称张同学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,并被依法传唤。

 原来,所谓的兼职是诈骗分子利用张同学的手机号码,拨打当地实体店的个体户进行通话,谎称需要订购大批材料,但是指定必须使用某一家的基础材料,进而要求商户转付定金实施诈骗。而张同学也因违法租借个人手机卡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(简称“帮信罪”),被依法传唤并按照相关法律给予处罚。

警方提醒

 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,绝对不能出租、出售、出借或者购买手机卡、银行卡或支付账户,否则不仅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、支付账户所有业务,也会在个人征信上留有污点、影响贷款等,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被追究刑事责任!

文章转自于天津网信https://www.tjcac.gov.cn/wlaq/aqdt/202307/t20230706_6345672.html


关闭窗口